news
發布時間:2022-11-21
11月8日,璧山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黨支部李特結束了最后一天隔離,準備回到醫院崗位上。當天也是李特和父親約好接其出院的日子,從10月8日起,他便先后在璧山區五冶隔離點、能建隔離點擔任醫療組長、消殺組長,并圓滿完成任務。

此前,李特的父親工作時不慎摔傷,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,李特由于一直在進行任務,無法前去探望,于是和父親約好,只要任務結束、隔離期滿,他就第一時間趕去接父親出院。
但正當他收拾行李時,卻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。
重慶中醫藥學院內需新建一個隔離點,因為是臨時調配,大多數工作人員缺乏實戰經驗,此時醫療組長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,相當于整個隔離點的“大管家”,需要統籌隔離點的大小事務,并對所有新進人員進行培訓,監督高風險區工作人員的各個工作環節,而多次參與核酸外采任務的李特,無疑是最佳人選。
接到任務的李特沒有猶豫:“我是黨員,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候,黨員就要帶好頭、沖在前。”
但父親的事情仍舊讓他有些擔心,了解情況后醫院領導高度重視,立刻安排人員對接,為李特的父親辦理了出院,并將其安全送回了家。
沒有了后顧之憂的李特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線戰“疫”中。

進入隔離點后,有很多事務需要梳理規范。為了保障所有工作順利進行,李特開啟了“24小時”模式,每天不間斷地行走在醫、護、消殺人員、行政人員、安保人員以及隔離人員當中,全力做好醫療保障工作。
為了第一時間接收到大家的需求,并及時反饋,他將手機來電音量調到了最大。即便每天他幾乎都是凌晨一兩點才睡、五六點就要起床,但在睡夢中聽到電話聲響起,他也會以最快速度接聽,并處理反饋。
李特認為:“特殊時期,所有的辛苦都是為迎接曙光而蓄力。”
在隔離點內,部分隔離人員會出現焦慮、緊張的情緒,李特總會耐心安撫,舒緩患者情緒,調整患者心態。
2022年對李特來說,或許是特殊的一年。早在今年4月,他便隨隊逆行赴吉林參與支援工作。在隊伍里,他不僅是“消殺員”,也是“清潔工”,不放過醫院的大小位置、任何角落。在他眼里,任何的疏忽都可能為隊員帶來不可預估的危險,唯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,才能給整個方艙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。
最終,這支在市委統一部署下組建的隊伍,圓滿完成了862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,真正做到了工作零失誤、患者零投訴、隊員零感染,不負黨和國家的信任,得到了同行和長春各界的一致認可。
返回醫院崗位的李特也并沒有閑下來,在疫情多點頻發的時候,他一次次地站出來,在全區多個隔離點位、核酸采集點位留下了奮戰的身影。
支援吉林時,李特在《戰“疫”日記》中莊重地寫道:“作為一名黨員、一名醫護人員,在疫情期間,理應做好表率,身先士卒,以身作則,為黨和國家、為人民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!”
(文/吳彥;圖片由璧山區人民醫院提供;整理/韓潔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