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4-03-20
【新時代“紅巖先鋒”變革型組織】區人民醫院:推動“五大變革” 助推高質量發展
區人民醫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以“基層組織建設攻堅年”為主線,以“一統六化”為路徑,以“五強五評”為載體,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區級質控中心建設為抓手,著力推動思想理念、發展格局、工作體系、能力體系、治理體系“五大變革”,積極打造新時代“紅巖先鋒”變革型組織,以高質量黨建統領醫院高質量發展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推動“思想理念變革”形成發展新動能
理論學習求深。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落實“第一議題”制度。用好學習強國平臺。能力提升求實。開展“琢玉”微課堂、“琢玉”沙龍。現有在讀博士37人、在讀碩士48人。


推動“發展格局變革”形成發展新路徑
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。牽頭9家鄉鎮衛生院,建立“1+1+4+N”機制,推動人才、技術、管理下沉,推進分級診療,努力做到服務零距離,“小病不出鎮,大病不出區”,助推醫共體同質化發展。充分發揮31個區域質控中心作用。堅持開放辦醫。“組團式幫扶”巫溪,參與援藏援疆,培養一支不走的醫療隊。選派河邊鎮新四村“第一書記”,助力鄉村振興。走進簡陽等地參與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,ERCP治療技術獲批在川渝地區推廣。與坦桑尼亞等開展國際交流,推動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。


推動“工作體系變革”形成發展新格
發展優勢學科。實施“學科躍升計劃”,推進專病門診與專病中心建設,年均推行新技術、新項目120余項,新創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個,累計市級重點學科(專科)25個,建成重慶市第一支“緊急醫學救援隊”。提升人才內涵。實施“琢玉”人才項目,內培外引“強人才”。現有博士71人,正高61人,博導2名、碩導28名,教授4名,副教授7名,高層次人才占比居區縣醫院前列。建立人才激勵機制,醫生公派出國訪學醫院年補助經費15萬元。實施“干部人才雙通道成長成才培養”項目,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,發展9名后備干部為中干,推行醫療組長和護理組長負責制,深化“雙培養”,“雙高”人才入黨達66.7%,發展3名中共黨員為中干。提升科教水平。實施“教學苗圃計劃”,構建本碩博、住培、護培等一體化培養模式。獨立招收培養全日制研究生31人。建設中心實驗室,年均投入科研經費超2000萬元。

推動“能力體系變革”形成發展新引擎
建好基層黨組織。推進黨支部“五建模式”;落實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問題決策制度,績效考核中黨建占比30%。做亮黨建品牌。打造院級黨建品牌“厚德精醫、‘醫’心為民”,推動“一支部一品牌”,做亮“藥學服務到你家”“‘救’在我身邊”等支部品牌。做好黨建示范。積極打造區域黨建中心,深化“五項先鋒”,季度評選“先鋒工程”“窗口服務之星”。打造“璧醫健康動車”,每月開展健康“五進”,健康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。
推動“治理體系變革”形成發展新機制
運營精細化。開展職能科室定編定崗,成立醫院運營辦,以精細化管理為發展賦能。管理扁平化。建立“2211”工作機制,院班子成員分片包干臨床科室,落實便民惠民10條舉措,實行3日內免費復診、周末疫苗接種、招募“就醫體驗師”等,著力改善就醫感受,提升患者體驗。運行智慧化。建設智慧醫院,搭建醫療大數據平臺,建設數據分析中心,上線HRP管理系統、前置審方系統等,數據賦能發展。拓展互聯網醫院功能,實行線上醫保支付與送藥上門。行風建設常態化。嚴格執行《九項準則》。編印《以案釋紀說法》“每季一考”。實行供應商代表陽光推介、“黑名單”管理制度,建立“紅黑榜”,源頭防范,推進醫療反腐。


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
地址:重慶市璧山區璧泉街道雙星大道9號 電話:023-58800389 技術支持:訊邁科技